宏坤科技

专业钝化剂、金属清洗剂厂家
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

17688652266

金属表面钝化膜结构形成的原理banner

金属表面钝化膜结构形成的原理

文章作者:铝皮膜 发布时间: 浏览次数:
金属表面钝化膜结构形成的原理

  关于金属表面的钝化膜结构,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,即成相膜理论和吸附理论。陶化液在工业应用中,较重要的预浸调整材料,就是含有胶质 钛的中强度碱。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成份,必须用一种专门的方法配制,通常是由含有可溶性的钛化合物蒸发干燥而得。这样获得的干燥盐,在水中使用时,是不溶的。含钛调整盐生产厂商,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操作中的微小变化,因为这些变化,将导致产生 活性差别很大的材料。

  成相膜理论认为,当金属溶解时,处在钝化条件下,在表面生成紧密的、覆盖性良好的固态物质,这种物质形成独立的相,称为钝化膜或称成相膜,此膜将金属表面和溶液机械地隔离开,使金属的溶解速度大大降低,而呈钝态。实验证据是在某些钝化的金属表面上,可看到成相膜的存在,并能测其厚度和组成。如采用某种能够溶解金属而与氧化膜不起作用的试剂,小心地溶解除去膜下的金属,就可分离出能看见的钝化膜。

  吸附理论认为,金属表面并不需要形成固态产物膜才钝化,而只要表面或部分表面形成一层氧或含氧粒子(如O2-或OH-)的吸附层也就足以引起钝化了。环保铝皮膜注意打捞液面的浮油及脏物,以防工件重新沾上油污。 4 该液为酸性,操作工应减少与皮肤的直接接触,做作业时一定要戴胶手套。铝皮膜剂一般膜层越厚处理时间越长,具体时间根据工件确定。可小量试验,实验时注意观察脱漆现象,以确定具体的操作时间。满意后再大面积使用。这吸附层虽只有单分子层厚薄,但由于氧在金属表面上的吸附,改变了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结构,使电极反应的活化能升高,金属表面反应能力下降而钝化。此理论主要实验依据是测量界面电容和使某些金属钝化所需电量。实验结果表明,不需形成成相膜也可使一些金属钝化。


相关新闻推荐

分享
电话
服务电话:
17688652266